山西大同大学繁峙县支教团秉持“一校多品”、“一县多品”理念,贯彻落实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以教育教学为核心,融合体育特色,在当地7所学校持续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支教活动,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体育教育在当地绽放光彩,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支教团自抵繁峙以来,以专业教育视角,立足乡村学校实际与学生特点,构建起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迅速投入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低年级课堂,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将基础运动技能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如在 “数字接力跑”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词语跳跃赛”中提升语言表达,实现学科知识与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年级教学则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拓展与体育专项技能培养,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篮球战术分析、武术文化探究等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支教团始终秉持“五育并举”理念,将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以滨河小学为例,排球与足球课程不仅是体育技能的训练,更成为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师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沟通与配合,在遵守规则中强化责任意识。彩璟小学的五步拳教学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带领学生感受武术蕴含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规范。各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成为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如砂河第一小学乒乓球社团开展的“创意球拍设计”活动,将美育与体育巧妙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支教团还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结合2025年繁峙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筹备、志愿服务等工作,在实践中提升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节、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入优质教育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短板。
支教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帮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与当地教师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助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水平。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给予学生更多关怀与指导,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山西大同大学繁峙县支教团以教育者的初心与担当,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的深刻内涵。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省体育局持续关注此类支教实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凝聚更多教育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为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