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

时间:2024-08-21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山西财经大学结合国情、省情、校情,以“红色新青年领航工程”为育人载体,以“感悟文化——挖掘精髓——传承精神”为育人主线,立足山西,辐射全国,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重走红军东征路、重走进京赶考路”行走的思政课红色实践育人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悟真理、在实践中强信念、在力行中跟党走。以此为抓手的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2020年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024年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一是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2024年暑假,山西财经大学“重走长征路”实践团20名师生每人每日平均行走约25000步,9天内在江西瑞金、于都,贵州贵阳、遵义,陕西渭南、延安等三省七市参观革命旧址、战斗遗址、纪念馆、红色景点54处,瞻仰革命文物6万余件,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共同追寻红色历史,感悟信仰的力量,活动受到人民网、中新网宣传报道。

同步组织学生深入武乡、兴县、沁水等革命老区,重走1936年毛泽东亲率红军转战山西50余县、播下抗日革命火种的东征路,重走1948年春天毛泽东东渡黄河走进山西、走向西柏坡的赶考路。师生们沿途参观了晋察冀边区司令旧址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专题纪念馆,在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前、在一条条革命伟人走过的道路上、在一个个革命蔚然奋斗的故事里接受洗礼。

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1000余名青年足迹遍及祖国27个省市自治区、92个县,广大青年学生沉浸其中,生发出一颗颗红色的种子。

二是用实践感悟真理的力量。行程内容涵盖了现场教学、社会调研、专家授课、座谈研讨、情景体验、默哀追思、敬献花篮、合唱红歌、重温誓词、交流互动等,调研方式为“走、访、拍、研、写、讲”,进一步学习“长征”“东征”“赶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启迪,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搭建了一条实践之路,让“行走的思政课”更富活力、充满魅力。

经过深度挖掘,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传承红色文化 讲好山西故事》,该书涵盖《红色岢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从太行奶娘中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四八烈士”故事的哲学内涵研究》等24个典型山西红色文化案例,形成《贺昌的书桌》《百团大战·记忆》等“微视频”“讲述稿”等文化作品862件、成果295万字。



三是用宣讲赓续红色的基因。参与“重走红军长征路”实践的部分学生是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成员,为在校师生讲述红色故事是他们的日常。实践中,同学们围绕“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开展深入调研,探访革命旧址、战斗遗址、纪念馆,收集130多个长征故事,与10余位当地讲解员就科学发音、语言表达、情感投入、生动讲述等基本技巧交流探讨。结合实践经历、调研心得,同学们挖掘宣讲素材,制定宣讲方案,历经多次打磨,形成了从“典型人物、珍贵物件、重要事件”三重维度讲述长征故事,精心打造《长征中的“老”物件》《长征中的“大”事件》等系列宣讲栏目,通过“文物切入”“旧址探访”“后人访谈”“书信朗读”等多种形式,加强共情共鸣,讲好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已开展“百场党史宣讲进基层”等校内外开展宣讲638场,辐射60633人次,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年担当践行党的要求,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是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第一年。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山西财经大学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实践育人活动,组织564名师生沿着当年红军战斗的足迹,探寻长征路、东征路、赶考路上的故事,了解祖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逐渐将其打造成全校师生思政教育实践大课,力争以更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