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息学院:积极探索“传承太行精神
——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4-09-03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晋中信息学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传承太行精神”为抓手,重走山西红色革命基地,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红色资源与革命精神,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载体育人,健全实践育人体系

一是拓展场馆育人,营造育人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学院积极拓展场馆育人,先后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党支部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以及周边社区、农村、博物馆等场馆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以此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实践认识不断加强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与对接,为学生实践学创造必要条件。

二是重走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充分挖掘我省红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多年来持续组织学生赴刘胡兰纪念馆,深切感受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刘胡兰精神”;组织学生赴太原解放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先辈们为理想不懈奋斗、为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组织学生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深入领会太行精神的精髓;组织学生赴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和王家峪旧址,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无比敬仰之情;组织学生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祖国、英勇无畏、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善于斗争的光荣革命传统

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习体验为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学院还致力于开拓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思政部与剧本杀学院联合开展红色剧本杀实践教学,通过演绎红色剧本,使同学们体验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激发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以“红色光影学堂”的形式观看红色电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更深刻地领悟爱国主义的价值和力量。

二、知行结合,筑牢实践育人基础

一是开展集体备课,融合红色资源。为进一步开展好“行走的思政课”,学院围绕“寻根山西,发现历史”主题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会,探讨如何将山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紧密结合,深挖红色资源与思政育人融合路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依托,充分利用省内红色资源和场馆,为学生讲好红色故事,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

二是拓宽课堂广度,提升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在每次实践教学后组织学生分享实践教学的感悟,同时将学生的心得体会装订成册。暑假期间,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践教学基地,让思政课“动”起来,以“行走”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强化实践反馈,优化育人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学院在每次活动之前分别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大学生需求在每次实践活动之后,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三、交流互鉴,拓展实践育人思路

一是加强校际交流,共谋育人思路晋中信息学院先后与长春理工大学、山西警察学院、太原学院、山西工商学院重庆移通学院、泰山科技学院等高校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思政课程建设经验。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整合育人资源思政部与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推进思政教育与不同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