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一中学校: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 构建校本特色实践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4-08-21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忻州一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度重视学生思政课建设,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互融,聚焦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历史中深藏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与信仰密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2017年以来,忻州一中每年组织师生进行“60华里远足”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科学设计,积极探索

一是党建引领,明确目标。学校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思政教育先行这一根本,党建引领,明确目标,科学设计,把思政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构建党支部监督、年级组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机制,开发主题为“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60华里远足”实践活动,旨在丰富全体师生社会阅历,培养乐观向上积极心态,树立吃苦耐劳意志,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师生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其具体目标,一是学习英烈事迹,感受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二是激扬青春,放飞心灵,陶冶情操,拥抱生活。三是体现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展示学子的精神风貌。四是挑战自我,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强化团队意识、纪律观念和环保意识,并对其进行耐挫教育。

二是协同配合,细化任务。活动之始,学校联系交警、蓝天救援队、医护人员、学生家长,在活动组织、安全保障等方面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心协力,为学生保驾护航。“60华里远足”活动是爱心之行(为石家庄小学生捐赠图书)、红色之行(学习“岳云贵英雄事迹,争做时代先锋”)、环保之行(保护云中河)、感恩之行(露营场地组织感恩父母和老师主题活动)、励志之行(活动结束后各班组织主题班会,将远足活动的精神转换为学习奋斗的动力)。

三是严密组织,精心实施。活动之前,学校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召开“60华里远足”活动筹备会,对教职员工和参加学生进行动员部署。统筹安排管理人员、带队教师、随行安全员、随团医护等人员力量,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抓好活动组织实施和学生安全保障,做到活动有方案、应急有预案、行前有备案、行中有组织、行后有总结。为此,专门有指挥组、安全组、宣传组、医疗组、机动组、后勤组、活动组、保障组、制作组,保证了“60华里远足”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守正创新,打造品牌

一是聚焦阵地,延伸课堂。“60华里远足”不仅仅是一场活动,而是思政课的延伸,一种有益的探索,其目的就是建立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就是以“远足”为载体,探索“走进自然,体悟思政”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布置实践导向的学习任务,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建立大思政课堂、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堂和跨学段思政课堂,全面推动思政课建设,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坚定信仰。

二是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建设大思政课堂,强化实践导向,必然要走出校园,开拓更广阔的天地,这就需要实现校内外联动,协同育人,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为“60华里远足”活动,学校搜集相关资料印发学生,精心组织设计,并联系忻州市红色教育基地提供支持。“60华里远足”活动设计有师生徒步路线和家长保障车辆路线,是多方参与互动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

三是发挥优势,丰富载体。“60华里远足”活动是一个多元的载体,融入了多方红色资源与思政育人元素,与学校的党史教育、红歌排演、经典诵读一脉相承,目的是让学生融入云中山河的原野,去感受自然风光,凝聚集体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家国情怀,接受身心洗礼,锤炼挑战自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让全体师生铭记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在远足之行的过程中,凝聚师生爱护自然、绿色环保的共识,争当大自然的守护者。

三、拓展成效,提升水平

一是打造思政育人“样本”。学校坚持以“大思政”视野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内涵,丰富课程内容。为此,学校筹资建设了初心馆、党史馆、党史书房、廉政书屋等场馆,讲好党史的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全体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建设了秀容馆、朝元馆,讲述秀容书院的历史,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与熏陶;建设了校史博物馆,让全校师生了解校史,增强自信;组织青年教师到忻州附近的定襄地道战遗址、五台白求恩纪念馆、徐向前故居、岢岚县毛主席路居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教育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

二是培育立德树人品牌。“行走的思政课”辐射下,忻州一中坚持以严格管理培育人——德育管理过程中,注重“管”和“理”的辩证统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科学方法引导人——教育过程不但关注群体目标的实现,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优秀文化陶冶人——大力建设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精心提炼先进的办学理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高尚人格感染人——要求教师以良好的品格感染人,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表率作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以自主发展激励人——让学生从“他律”转变为“自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了品牌效应。

三是培养师生家国情。“60华里远足”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是一堂培养坚韧意志、弘扬伟大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课。远足途中,让师生浸沐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赓续革命精神,秉承先烈意志,汲取民族力量,进而培养师生家国情怀。

总之,忻州一中以“行走的思政课”——“60华里远足”活动为突破口,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四维”——“管理立校、课改强校、文化兴校、科研名校”推进的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创新督导评价体系提升思政教师技能,创新课程形式打造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构建了校本特色实践育人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