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寿阳县城内小学:打造“思政实践圈” 拓展思政新课堂

时间:2024-09-03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晋中市寿阳县城内小学通过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让思政课走起来,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受感染并终身受益。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协同育人

要确保“行走的思政课”顺利展开,首要之举是坚定不移地以党建为引领,确保思政教育的正确方向,让红色基因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学校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亲自挂帅,支委成员、校委成员和优秀党员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精心策划“行走的思政课”各个环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们搭建起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动思政课创新的强大合力。



同时,城内小学深刻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特别注重与家长的紧密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群等多种渠道,及时沟通活动进展与成效,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思政教育中来。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行走的思政课”内涵,也进一步增强了家校共育的合力。

二、统筹县域资源,深挖思政要素

一是做好整体统筹,挖掘思政资源寿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资源,学校在充分梳理县域基地纪念馆等特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挖掘教育资源的思政要素与价值内涵,形成了“百年党史·传承基因”等六大思政教育主题,确定了首批16“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资源单位”学校上好“行走的思政课提供了有效载体,为学校按线路、分专题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是依托优质资源,开发行走路线。依托县域思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紧密围绕6大主题,深入挖掘每一处地标、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思政要素,精心规划并开发了19条特色鲜明的行走路线。这些路线覆盖了县域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个领域,每一条都蕴含着深厚的思政教育价值。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沿着这些路线行走,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行走”实效

一是坚持“以科研为引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项目为助推器,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实施路径,构建学校长效活动机制扎实推进“行走的思政课”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是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年级选择不同的“行走”课程,精心组织红色教育、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纳入思政实践教学,搭建“沉浸式体验”实践育人平台;将国情调查深入广袤大地,聚焦“美德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引导学生在游中学、行中思,学会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在“行走”中开拓视野、快乐成长,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新知、掌握真知、增长才干,最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修身立德,在实际参与中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在亲身体验中树立对人民的情感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四、做好机制保障,确保“走”得远、“走”得久

制定科学有效的家校社协同管理机制“行走的思政课”筑牢“安全门”。家委会、家长代表、班主任、政教处共同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召开主题安全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纪律等教育,学习外出应遵守的法律规、校纪班规发放并签订《寿阳县城内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安全承诺书》,强化安全意识与客运公司车辆签订正规协议,保证行车安全积极联系属地派出所,结合具体情况为活动提供警车警力,有效保障学生路途及活动安全。

五、打造精品课程,培育名师名课品牌

“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中,学校深谙课程创新与教师培养的重要性,致力于打造一系列与当地思政资源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培养一批思政教学名师。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全学科思政的新路径、新模式。教师们积极响应,纷纷将思政理念贯穿于各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一年来,学校先后有道德与法治、语文、科学三个学科12名教师结合自身思考,“行走的思政课”有效融合,打造县、校两级14节优质“道德讲堂”并获奖,内容涉及党史学习、爱国主义、航天科技、校园文明、劳动教育、文明礼仪等语文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两位教师的思政微课荣获2023年晋中市“优秀思政微课”。2023年12月,以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张鑫斌领衔的晋中市思政教师名师工作室成立,为学校思政教师培养思政课程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确保“行走的思政课”高质量开展、全方位推进。

六、创新宣传方式,展现课程魅力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等互联网渠道,发布活动开展情况、分享学生感受,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一富有创意的思政教育模式中来,相关活动被今日头条、网易、三晋融媒等媒体相继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行走的思政课”独特魅力和丰硕成果。

“行走的思政课”项目自启动以来累计“行走”110余班次,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了立志报国的理想信念,赢得了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进一步细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目标,创新科学合理、多维多层的评价方式,建设学科互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打造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品牌课程真正把教材里的学问、课堂上的道理转化为学生观察世界的眼力行万里路的脚力以及成长成才的活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