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市级统筹,市域整体推进“四书五诺一普法”校外培训治理实践,不断提升综合治理实效和立德树人质量。
丰富实践内涵,切实提高治理精准性和覆盖面。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四书五诺”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治理的实施方案》,强化多方联动,注重家校社协同,推动校外治理系统化、精准化。一是推行“四书”。即局长告校长书、校长告教师书、班主任告学生书、学校告家长书。每类告知书以市统一提供参考和指导文本,以县(区、市)统一格式和告知内容。局长告校长书、校长告教师书以县(区、市)统一印制,加盖单位(学校)公章、“一把手”签名(签章)后,采取集体约谈和集中宣读等形式进行全覆盖告知;班主任告学生书,加盖学校公章、班主任签名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场景和手段,告知所任班级每一位学生;学校告家长书,加盖学校公章、“一把手”签名(签章)后,以县统一格式制成版面,悬挂在学校大门口醒目位置进行告知。二是实施“五诺”。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校外培训举办者等5个群体分别做出承诺。每类承诺以市统一提供参考和指导文本,以县(区、市)统一格式和承诺内容,结合实际印制。校长、教师承诺加盖学校公章,个人签名,纳入个人师德档案。学生和家长承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场景和手段进行,相关资料纳入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档案。校外培训举办者承诺,证照齐全的,加盖公章、法人签名;证照不全的,做出证照齐全后依法开展培训的承诺、举办者签名;将公开承诺制作成版面,在举办地门口醒目位置公示,另设两份送当地“双减”办和主管部门。三是坚持“普法”。即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年度工作各环节。市县“双减”办在10月15日《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施行日当周,开展“六个一”普法宣传活动。市教育局梳理涉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70余部汇编形成执法依据目录,与教育部印发的《校外培训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和行政处罚流程图、文书格式范本形成指导县区行政执法的“工具箱”。市县相关部门在“3·15”“11·9”“12·4”等重要节日和寒暑假、“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段,走上街头、搬上屏幕、印发资料、制发小视频,开展法律法规和“双减”政策宣传。市县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日查+夜查”、联合执法时,一并开展“普法下县”“普法上门”,同时签送依法合规运营告知书。
细化推进措施,切实增强落实系统性和实效性。坚持高处着眼、实处着力,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措并举推进实施,让推进更有力度、更带温度、更显效度。一是讲政治打头管总。坚持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角度出发,在每一类告知、承诺和普法中,第一条打头的都明确实施“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政治要求和使命任务,强化政治担当,突出政治引领。二是校内外系统推进。坚持校内校外一体推进,双向奔赴。校内重点抓好校长、教师、学生的源头教育和防治,让学校管好自己的人,让教师“应教尽教”。校外侧重强化培训举办者、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思想引导和宣传,让家长科学理性选择,让机构依法合规运营。三是守信用履约践诺。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加强和创新治理、提升监管能力的重要基石作用,在5个群体中突出对贯彻政策、诚实守信、违规受罚、接受监督等方面的承诺,在公开亮诺、自觉践诺、接受监诺中,一体强化政风行风、师德师风、校风教风建设,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氛围。四是全社会监督参与。坚持以公开保落实、促规范、提服务,将学校告家长书、培训举办者承诺书等,统一格式、制成版面,悬挂在大门口醒目位置,将告知置于公众前,把承诺放在阳光下,让政策送到心坎上,强化自我约束,广泛接受监督。五是长效化推进实施。及时将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为制度。在一年一度寒暑假前,以市统一部署,以县推进实施。每年暑期,结合实际完善内容后重新签定,每年寒假进行重申重温。覆盖全市义务教育556所学校、35.2万名在校学生、2.8万位教师和370余所机构及34多万个家庭。
久久为功引深,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四书五诺一普法”的实践,夯实了学校教育主阵地、校外培训必要补充的功能定位,凝聚了社会共识,推动基础教育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一是增强了国家政策的认同和自觉。通过集中治理,校内减负提质成效明显,校外培训市场有序规范。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更加深刻认同推进“双减”的深远意义和战略考量,更加增强了行动自觉。二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点赞。此项工作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群体,在了解政策、明了要求、支持参与中得到了支持。家长投诉举报大幅下降。市民通过“12345”政府热线对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给予肯定。三是缓解了学生家长的内卷和焦虑。通过源头治理、滴灌宣传、普法教育、承诺践诺等系列措施,大多数家长“分数至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大大转变,带孩子自然游、红色游、研学游、劳动体验的越来越多。四是营造了依法治教的氛围和环境。全市绝大多数县分管领导调整为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局班子成员,1/3县区已开出违规培训罚单,1/3县区已实施委托执法,为有效破解县区执法力量薄弱和“执法难”问题积极探路和突围。五是助推了教育生态的重塑和优化。结合山西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深入,以及晋中项目化学习区域实验、对分课堂试点、教师命题能力建设等改革举措的实施,整体构建和形成校内外同向互补、家校社“双向奔赴”、各方面合力育人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