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系统点面结合推动作风、教风、学风建设
◆长治市委教育工委:肃作风、正教风、促学风,树立教育廉洁阵地品牌。一是肃作风。坚持高位推动,组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廉政“三必”谈活动,全面排查廉政风险隐患650处,制定风险防控措施820条,针对“不想为、不善为、不作为、乱作为”等中梗阻现象,开展作风问题自查自纠,提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深入推动“党建+清廉建设”品牌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7个品牌党支部引领的“廉洁雁阵”。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30 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9 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90 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30余件。持续保持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规范高压态势,将全市184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全部纳入网络平台监管,有效降低廉政风险隐患。二是正教风。把廉洁教育列为新教师入职教育、党组织书记轮训、发展对象培训的必修课程,2022年岗前培训教师281名。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全市1538所学校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和师德档案,50000余名教师签订“承诺书”。以教师节表彰大会为平台,宣传全市639名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的典型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增强廉洁从教外驱力。三是促学风。坚持“一校一细则”“一校一阵地”,积极培育校园廉洁文化。各学校深入挖掘清廉元素,编发各类廉洁教育读本170余种;全省首家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综合育人体系,推动清廉文化进课堂、进头脑;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廉洁教育阵地,开展清廉建设系列活动840余次,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强化家校联动,开展“大手拉小手,传承好家风”亲子活动,不断凝聚廉洁育人合力。
◆临汾市委教育工委: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打造清廉教育特色品牌 。一是办好开学廉洁第一课,领航“清廉铸魂”。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联合录制《红色思政铸魂育人》专题节目作为建设开学第一课的必授内容,严格执行校级领导带头执教讲廉政党课规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师发挥专长,通过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友等本校文化资源和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累计讲党课7328节,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人生底色。二是同宣入党誓词,培植“清廉细胞”。组织开展了“同心庆七一 喜迎二十大”活动。17个县(市、区)委教育工委、全市1400余所学校在同一时间同步开展此项活动,11000余名党员教师干部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用铮铮誓言表达自己牢记初心、坚定信念、砥砺奋进的决心。6万余名教师、62万余学生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讴歌党的光辉历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全体党员教师、团员、青少年都深受教育启发,不断涵养清廉本色。三是丰富校园活动,注入“清廉血液”。全市教育系统以纪念“临汾解放日”为节点,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之同听廉洁党课”活动,70余万师生同听以“弘扬临汾解放精神,打造过硬教育铁军,全面建设清廉学校”为主题的党课,把清廉基因融入教书育人之中,让清廉思想意识扎根于青少年的心灵,从小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清廉”的种子;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日常、融入经常。开展主题书画展115场,主题演讲比赛695场次,歌咏比赛376场次,为清廉学校建设源源不断注入“清廉血液”。
◆运城市委教育工委:坚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位一体”,打造同频共振廉洁教育模式。一是强化高位推动,用好清廉“指挥棒”。坚持把清廉学校创建作为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议题,将创建工作与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同部署,全市1923所学校清廉建设全覆盖。二是强化路径指引,画好清廉“标准像”。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五必做”,即:谈心谈话必做、警示教育必做、知识测试必做、台账清单必做、工作提醒函必做。对全市39所创建重点培育学校进行督导全覆盖,4次下发《工作提醒函》,制定《清廉学校建设示范单位印证资料整理模板》,有力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创建共识,推进评审示范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强化问题导向,紧盯清廉“风险点”。紧盯教育系统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从严治理“靠教育吃教育”乱象,通过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等活动,要求广大教师持之以恒绷紧“清廉弦”,严守“纪律红线”,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上半年共查处4名教师参与违规补课。一体贯通清廉学校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梳理问题清单19个、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40个,逐条逐项对照整改;四是强化典型培育,树牢清廉“好品牌”。推进教材体系建设,组织各学段优秀教师编写《尚廉崇洁 文化城西》《春幼清风沐桃李 蕾蕊满园竞开放》《清风幼专——廉洁文化教育读本》等17部清廉系列读本,切实将廉洁文化、廉洁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编排多个廉政剧目,其中舞台剧《检贪》《传承》《赓续千秋廉脉 铸守清正之魂》《尽职尽责》等6部,音乐剧《司马光“训俭示康”》1部,音乐快板《清廉建设进校园》1部,校园情景剧《尽职尽责》1部,已陆续在学习强国、运城教育等平台播放。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如“模拟法庭”“亲子共讲清廉故事”等,在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融入廉洁思想教育。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司马光、介子推、嘉康杰、姚天福等本土名人先贤的清廉文化、奉献文化、守纪文化、礼仪文化等融入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开展通过阅读一本清廉读物、讲述一个清廉故事、上好一堂清廉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使廉洁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大家访活动,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和点赞,被《中国教育报》和《学习强国》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