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锻“匠”强“技” 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2024-11-26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匠”字,强化“技”字,以大赛为引领,以“匠师”为支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职教学子以技立身、以技筑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3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人。

强技先强师,实施“四项强能计划”,锻造高水平“匠师”。学院秉承“德育为本、校企双元”的“双师”队伍建设理念,以精神的传承、创新的思路、名师的引领和扎实的做法,持续打造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高水平“双师”队伍。特别是在教师技能提升方面实施“帮、炼、赛、服”四项强能计划,锻造了一批优秀的工匠之师。一是“帮”,施行新教师半年跟课、半年跟岗的校企导师“二帮一”制度。二是“炼”,建立校企“双薪、双补、双考核、双证书”的“四双”企业实践锻炼和初、中、高“双师”教师分级评定制度。三是“赛”,搭建“校—市—省—国家”四级校企、校际大赛平台,推行“带赛必先参赛”制度。四是“服”,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组建9支对外技术服务团队,实施选人用人自主、资金支配自主制度,有力提升了教师技术攻关能力。近年来,有2支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工作室分别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1名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教师团队建设成果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2个。2024年,学院数控工程系获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机器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24年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工程系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强技先强魂,发扬“四股劲”精神,培育浸润机电文化“匠风”。立足地方与行业特色,实施文化育人,努力做强“硬”文化,做硬“软”文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是围绕太行精神与工匠精神两条主线,建成“大国工匠成长之路”主题展览馆、“匠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建成榜样文化园、工匠文化园、红色文化园等3个文化园,推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和发展、思政协同育人2个中心,形成一馆一厅三园两中心“硬”文化格局。二是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学生教育日常,打造“软”文化润心育人品牌。学院与龙芯中科共建匠“芯”书院,建立基于梦想驱动的学习共同体,更新师生学习理念;与大国工匠共建匠心讲堂,开展一月一期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激励更多的学生向榜样学习;建设既有高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又有高水平人文、思政教育引导的“匠心工坊”,企业产品变项目化课改任务载体,6S管理成实习实训室基本要求,企业文化进课堂,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实习实训中。同时,打造“工匠成长剧”等系列品牌活动,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使之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拼、钻、闯”“四股劲”跃然纸上,形成了良好的机电“匠风”,也是学院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

强技先强“新”,构建“三体系”协同机制,打造技能精湛“匠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德铸魂、课启智、体健身、美润心、劳践行”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五平台四模块三融合一核心”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创新“四轮驱动、四层递进、五双共育”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德为本、三体系协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学院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实施“社团传、导师帮、师傅带、大赛练”的四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一是社团传,即在经验丰富的专业社团老师指导下,组建专业社团,新生一入校,就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加入社团,在学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对专业、对职业的初步认识;二是导师帮,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聘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开展精准帮扶,最快速度增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最快速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三是师傅带,即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依托,为专业领悟能力强、专业能力进步快的学生指定师傅,师徒结对,专项指导,锻炼提高;四是大赛练,即通过选拔在系级、院级、省级以及国家级技能竞赛平台上PK,学生正是在通过层层的历练后走向国家领奖台。


2024年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备制造赛道智能焊接技术比赛中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