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26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字体: 关闭

山西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要求,多措并举,深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为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力打造文保学科高地。一是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建设考古学“双一流”梯队学科。山西大学1936年成立史学系,开始考古学方向研究,1978年正式创办考古学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13个考古学科之一。2019年开始招收革命文物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开始招收革命文物方向博士研究生,均为全国最早。近年来,学校将考古学列为“双一流”梯队学科进行重点建设,考古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山西省重点学科。学校成立考古文博学院,并联合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成立山西省考古文博研究院,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在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建立四处田野考古实训基地,逐步形成集发掘、研究、教学于一体的“1+3”考古实训基地格局。二是联合北京大学建设云冈学研究中心。在考古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内唯一的“云冈学”目录外二级学科,与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互与融合,逐步推进云冈学研究内涵式发展。联合北京大学以“双校双导师”的培养模式,招收云冈学博士20余人。建成相关电子数据库27个,开发建设“云出云冈——云冈学文献知识库”。三是建设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联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获批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全国20个获批项目之一、山西唯一获批项目。作为主要发起单位,联合4所高校、22个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成立山西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联盟。以太行山、吕梁山为核心区域,开展革命文物田野调查,联合省文物局开展山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资料信息整理,完成了两批革命文物资料信息整理,涉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50项、可移动革命文物12767件/套,共计290万字。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以国家急需为导向,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是获批建设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是继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之后,国内第三个新体制联合研究生院。山西大学牵头,联合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协同敦煌、云冈、龙门、大足石刻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等石窟研究机构共同建设。研究院坚持“共建共享、开放办学、科教融合、校院协同”原则,全力打造“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高地。立足共建单位所在区域的石窟文化资源禀赋,以跨学科“双导师”、跨组织“三导师”等方式开展联合培养,推动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与一线行业资源的密切融通。基于“培养我国石窟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挖掘急需拔尖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借助教育部“储才”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势,以考古学为依托,从“大文化”和“科技考古”两个维度,扎实推进相关领域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跨学科培养。二是开展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在省文物局支持下,从2022年起,面向全省培养文物全科本科生600人,目前已招生近300人,来自于省内11个市75个县(市、区)。坚持定向招生、免费培养、定向服务,助推山西各县考古文博人才培养实现全域覆盖,有效解决我省基层考古机构和文物保护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该项目在2023年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此外,学校积极创办“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面向国内外文博机构及高校相关专业,培养石窟寺调查与研究人员,目前已举办六届,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


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


山西大学举办第六届“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


以重大命题为聚焦,全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一是围绕“云冈石窟”,强化石窟文化研究。围绕“云冈石窟”“民族融合”“平城历史地理”等重大议题加强理论研究,“山西古代造像碑所见民族交融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冷门绝学专项;“唐代边疆重镇北都研究”“唐玄宗时期新疆地区的民族交融互动研究”“政治体视角下的南匈奴华夏化研究”等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二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强化民族融合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研究高地和创新平台,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碑铭所见大同地区民族融合历史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承担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牵头组织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编纂工程山西卷的编撰任务。

以服务山西为宗旨,全力增强文化辐射能力。一是打造文物高端智库。聘请国内一流专家担任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和学术院长,成立云冈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汇集国内著名专家积极参与我省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形势分析、决策参考、规划设计、改革谋划,为我省文物领域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建言献策。二是服务文物事业发展。发挥旅游学科优势,深度融入山西文旅产业,与云冈石窟景区深入合作,为大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参加山西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对太原、长治、运城三市的106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深度参与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的第四次文物普查。三是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已列入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博物馆可研编制,选址山西大学东山校区,总建筑面积 35952.50平方米,将成为陈列展览、公共服务、教学科研、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标志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