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专题报道】探索办学新模式 蹚出脱贫新路子

——阳曲县首邑学校

来源:阳曲县首邑学校  日期:2021-03-13

  阳曲县首邑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封闭管理的教育扶贫学校,由太原市阳曲县县委、县政府在原大盂中学基础上改建而成。首邑学校的成立是阳曲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落实“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防返贫”战略的高度体现,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  

  一、勇担责助力脱贫,整资源创优模式  

  2017年,阳曲县县委、县政府重组县域教育资源,首创教育扶贫新模式,由首邑学校吸收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及单亲、留守儿童到校全免费、全封闭就读。学生四季的校服,宿舍的被褥及公寓用品,学习所需资料、文具,伙食费,以及每周往返的交通费,都由县委、县政府按每生每年5000元兜底支付。目前,学生已由2017年的110人发展为627人,其中贫困学生占46%,留守儿童占51%,是一所集中对建档立卡户子女进行教育扶贫的学校。  


  


  


  

  学校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师工作条件差、学生受教育条件局限、贫困生生活条件差、贫困家庭支出大、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更是将教育脱贫从理论转化为现实的一次宝贵实践,为更多地方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模板。有学生家长动情地讲:之前孩子所在的学校不大,三四个学生,一两个老师,教的只有三门主课。人太少了,课也少,上课没意思,下课也没意思,孩子也不愿去。他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和放羊为生,生活很艰难。如今通过教育扶贫和教育资源整合,将零散教学点的孩子们集中起来接受教育,吃饭免费、书本免费、公寓用品免费,解决了他们上学难、生活难和受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了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学校现聘用的生活教师、清洁工、厨师全部为政府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长,家长既能在校打工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孩子,学校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解决教育问题的同时,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在校务工只是一个小的缩影,更多的家庭因为不用再为照顾子女发愁而有精力外出务工,增加了贫困家庭的工资收入,真正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困难的问题。  

  二、撸袖子埋头苦干,教育扶贫不畏难  


  


  


  

  首邑学校现有教师63人,其中特岗教师50人,均为本科毕业,还有10人为研究生学历,平均年龄只有31岁。教师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没有双休日,平常在校与学生同吃住,周五送学生到村已是满天星斗,周日接学生回校又要补齐课程,仅有的周六还需陪留校的学生。这里有小产两天后回到教室上课的教师,还有23名先后带着婆婆和吃奶的孩子到校工作的妈妈。贫困、留守儿童体质差,父母不在身边,得了小病,教师精心照顾、调理,遇上大病、急病无论多远都将孩子送往医院,从不计较吐脏衣服和自掏腰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智力障碍、贫血、肢体残疾的贫困生13人,正是由于学校教师的精心呵护,三年来做到了不发病和不出意外。为掌握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学校每年的五一和国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大家访,足迹遍布全县10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受访的贫困户和单亲、留守儿童累计达七百余户。通过设立家庭服务指导站、七色花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站等方式强化了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学生从思想上挣脱贫困的牢笼。首邑学校的教师已把这里的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们将青春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筑梦育人使命。在保障农村学生享受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路上迈出了坚定而踏实的每一步。  

  三、夯根基立德树人,抓问题精准扶贫  

  首邑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为抓手,挖掘贫困学生内生动力,着力培养贫困学生健全人格,让贫困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通过全员德育、细节德育、情感德育,不断用教育的力量践行“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全员德育:学校稳步推进“三大步”励志教育工作,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度,按年级、班级划分小组,实行领导包组、班主任包组、科任教师包组,点对点、面对面,以励志成长册为平台,以“老师妈妈”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挖掘学生内在成长动力。同时生活老师全员上阵,以“生活妈妈”的身份嘘寒问暖给予足够关怀,做到校园德育无死角,百花齐放才叫春。每一个新的一天从学生齐读励志信开始,整齐的队伍、洪亮的声音,自信在胸中喷薄,感恩在脑海扎根,好学从脚下迈步,上进从这里起航。  

  细节德育:逐步完善“首邑学校德育超市”,通过德育币兑换小奖品,引导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点滴做起,将美德变为常态,让美好常驻心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成立学生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楼角操场、餐厅宿舍,文明校园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黄色马甲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雄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山包海汇的“梦想广播台”学生在参与中更自信,在见证中更幸福。  

  情感德育:主题班会一脉贯穿,一周一个主题,一周一个新意,贴近生活、立足实际。以集体观影、诗歌朗诵、文艺汇演、绘本贴画、剪纸手工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党爱国、抗疫防疫、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筑梦圆梦、伟大复兴”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拓资源多元并进,扶贫扶智遍地开花  

  首邑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组建教学、活动、生活等多个专业管理团队,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学习技能、磨练意志、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除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之外,还引进优质外部文体资源,让学生多一个接触更宽广世界的机会,让学生多一份成为独特自己的可能。开设多元课程有足球、篮球、跆拳道、拉丁舞、古筝、滑板、非洲鼓、书法、美术、尤克里里、合唱、葫芦丝、鼓乐队、面点等,注重生活实际,衔接时代潮流,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文体课程,使首邑学子对优质教育的向往变成了现实。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红色店子底、千曲国际、青草坡进行研学,知行合一,学做相连,锻炼了自己,鼓舞了士气,学风更纯正,学生更团结。  


  


  


  


  

  学校多角度落实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人生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缔造他们“自信、感恩、好学、上进”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学生从邋里邋遢到衣物整洁,从怯懦不语到大胆表达,从自闭孤立到阳光向上,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想素质,都有了根本改变。真正从思想素质上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帮扶一生、脱贫一户、致富一家”推动精准脱贫。无论是吃穿住行的帮扶和文明养成,还是德智体美劳的深层培育,都已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动中,扶志、扶智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学校被评为“太原市关爱农村留守和困境学生示范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副委员长吉炳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省委书记楼阳生等在视察学校时都对学校的教育扶贫模式和育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首邑学校又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是学校成立四年来第二次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也给学校脱贫攻坚任务画上圆满句号。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体首邑人将继续勠力同心,不负众望,勇挑新使命,开启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