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创新活力 实践立德树人

来源:  日期:2019-03-01

    永葆创新活力  实践立德树人  

      用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育人新篇章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王效岗,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出生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的伟大转折年代,成长于泥泞小路变柏油公路,破旧土屋变高楼大厦的突飞猛进年代,奋进在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和平盛世年代.......每每看到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量子等科技产品相继问世时,我无比自豪,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啃骨头,走急流,过险滩,将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的结果,这是“四十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的一片新天地。但同时我深知,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一代德才兼备、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科技人才的拼搏与奉献!我深刻理解到,这一批批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砥砺奋进的栋梁,离不开家庭、学校、国家、社会的合力培养!此时此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坚持立德树人,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作为精神标识融入学生的血液成为我工作的坚守与追求。      

  1.把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工作实践  

  没有创新的理念就不可能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来到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任教。当时研究中心新设了板带精整工艺与装备研究方向。但新一代板带矫直模型与装备开发由于其精度高、力学行为复杂而成为业界公认的难点。  

  我想攻克此难关,于是主动承担了此研究任务。通过向老教师请教,到设备使用单位调研,与设备生产企业交流,发现传统的矫直工艺存在着多处理论方面的不足和粗糙的假设,很难实现精确化的突破。最后在学科带头人指导下,我从板带矫直的基本理论出发,重新梳理和推导复杂的三维弹塑性变形过程,大胆设疑,细心推证,从细微中寻找蛛丝马迹。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比如在传统的矫直理论中,大都不考虑中性层的偏移或忽略其对矫直模型的影响。但经过推导,我认为,中性层的偏移量虽然小,但却关乎真个矫直理论体系,由此而牵动着整个矫直理论的创新体系的开发。由此突破,用了一年时间,建构起了中厚板矫直理论新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全套的矫直工艺计算方法,及由其决定的设备开发和控制模型与机电液设备成套从此有了新的理论依据,这为此后的系列创新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的突破可以通过勤奋的钻研和细致的努力得以实现,但理论推广存在更大的困难。2005年,我与合作单位太原重工轧钢设备公司工作人员到南方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设备技术交流。接待我们的用户领导说“你们不用专门来交流技术,等国外企业中标后,设备的加工制造交给你科大就行了。”他对国内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的研发与设计能力的怀疑甚至是鄙夷的态度,完全体现在了他轻蔑和傲慢的话语和表情中,对我刺激很大。  

  当时我国高端冶金装备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德国SMS等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的企业只能作为代工厂,以巨大的环境和能源代价赚取微薄的利润。在钢铁企业中有两个业界公认的思维模式,其一是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必须进口,进口设备才能创造高产值。其二是高校科研人员现场经验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不足,后期服务跟不上。这样导致国内研发的大型冶金设备上线非常困难。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只有技术上的领先才能说服用户,用铁的事实取得用户的信赖,才能使自主创新的设备应用于生产线。  

  回到学校后,我们决心再深入进行技术突破!从矫直基本理论出发,设计优化矫直工艺,设计论证新型矫直机的结构原理,开发样机模型,对其进行反复的仿真模拟和修改,进而开发控制模型和机电液成套技术。  

  待我们的技术各方面都能经得住检验后,我们开始投标。但是,打破传统守旧的思维是何等的艰难,虽然我们一次次的宣讲技术方案的创新型、先进性和可行性,但一次次地被拒绝。我记得先后在6个省份的10余家钢厂投标,每次都是在希望中出发,在失望中返回。为了节省经费,我们住的是破旧的宾馆,吃的是路边的小摊,有时需要步行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交流地点。  

  但是我们对自己的创新有十足的自信,经过艰辛的坚持和坚守,终于有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同意采用我们的技术方案。当时,我们欢呼雀跃,喜极而泣。中标后,我们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具体设计工作,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加工过程,开始了设备的现场调试。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紧张的现场调试工作持续了四个月,一个个无法预料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必须对现场问题给出最快速的解决方案,一项一项的排查,逐个数据的分析,整夜整夜的加班,有一次连续30个小时没合眼,中间只吃了一顿饭,我在现场拿着对讲机竟然靠在车间的柱子上睡着了。但是,当设备顺利运行时,再多的艰辛都不值一提了。  

  万事开头难,有一不愁二,自此,高性能板带矫直机这一轧线关键装备终于占有了国产设备的一席之地,陆续,我校与太原重工等单位合作推出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板带矫直成套工艺与装备先后在酒钢、济钢、舞阳、涟钢等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落户,性能完全可以与国外设备相媲美,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  

  现在给学生上课,我经常会讲这些故事。我相信故事的真情传递是最美好的教育。

  2.把笃行求实精神贯穿于工作的每个环节  

  路需一步步踏踏实实走,事要一件件的认认真真做。我们科大的校训是"负重奋进,笃行求实”。为了祖国的重型机械的发展,一代代科大人肩负使命,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创造了无上荣光。这种精神是我们做科研工作的本身要求,也是我们言传身教必须坚守的责任。现在我们有20余家固定的企业用户,他们在新产品开发,备件设计与加工等方面与我中心保持着长期的密切合作,经常会信赖地说“这个工作交给你们吧,你们经验丰富”。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这不是经验丰富而是教训太多。科研成果转换到工程项目,不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失败可以重新再来;也不是模拟计算,失败了可以重新启动计算程序。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数据,都必须要求真实可靠,既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在开发3500mm复合辊系液压压下矫直机时,因为计算失误,导致已加工完成的四个大型液压缸直接报废,损失近百万元。为了挽回损失,我和项目组成员重新核算了油缸的强度,经过一天一夜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发现油缸的承载力和矫直辊倾动角存在着强度裕度,最终提出了基于矫直工艺参数和矫直材料规格相匹配的液压油供给方案,从而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有一次,在新设备设计中,一个设计细节设备基础变动后,没有及时传递给其他设计人员,导致设备传动系统接轴比实际情况长了300mm,在现场无法安装使用,工期被耽误。每拖延一天损失均以数十万甚至百万计,项目组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我和项目组成员重新核对了每一根接轴的安装角度,传递扭矩,经过详细的模拟和分析,终于发现接轴即使加长但其刚度和强度仍在承载许可范围内,经过和现场工作人员的认真坦诚的沟通,确定了修改传动底座的最经济快速的方案,从而挽回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工作中并没有捷径,靠的是踏实、奋斗。工作15年来,我和中心成员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形成重型机械装备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长效机制,服务于我国重型机械装备国产化和山西经济的转型升级。

  3.把团结协作的精神始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祖国的成就是党凝聚和引领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样,科研团队的成就离不开团结协作的精神。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要把团结协作的精神始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传承下去。  

  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我所在的重型机械行业的科研项目特点是单机开发,几乎没有可重复性,不但每台套设备均需有单独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还有具体的机构和结构设计,同时需要工艺、机械、电气、液压润滑协同配合。一两个人不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项目。  

  70代年末开始,我中心的前身冶金机械教研室,十几名教师集体进行了无缝钢管短流程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开发。那个年代科研条件差,绘图全靠手工;科研经费紧张,连买一根画设计图用的铅笔都要精打细算。新装备设计十分困难,仅制图就用去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坚持不懈,该项目顺利完成。此项技术打破了我国无缝钢管机组不能生产小口径热轧成品管的局面,缩短了小口径薄壁管的生产周期,三辊无缝钢管联合穿轧技术在94年就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立德树人的精神薪火长传,团结协作精神已经作为基因深深刻在了每一代研究中心人员的骨髓中。我带领研究生做科研,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都会将个人的研究内容进行有机的交叉,从而使得研究生之间必须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彼此各自的任务。研究生在工作协作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有效的团队成长效应,品德和能力互补,专业和技术相互支撑,知识面得到扩大;同时每个人的工作各有侧重,彼此在合作中学会了交流和相处,学会了尊重和关爱。比如我的2013届一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既有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又有电测实验内容,这几部分内容都具有独立性。这位同学本来是个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人,但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他与同组的三个同学一起从头学起,认真切磋实验方案,不但顺利完成了实验研究,还组成了创新小组,制作了四轴的飞行器模型并参加各级竞赛取得多项优异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教师提出过质疑,认为这样的培养方式费时费力,在指标成果系统中效果不明显等。不如让学生作一作计算,或者搞一搞实验更容易。但中心多年来一致坚持着独有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毕业的研究生不仅在工作体现应有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具备了顽强工作作风和良好协作能力。培养的学生在行业内得到广泛的认可。

  4.把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和能力提升始终作为团队立德树人的基本要素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一个人的优秀品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我们团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传承!     

  还是从一件小事说起,记得有一次在项目关键技术难题专题讨论会结束后,实验室主任让我把相关资料和文献整理一份送他办公室。当时我们的主任不仅是实验室带头人,而且是学校的领导,工作忙碌。我送完资料,心想主任哪有时间看这些资料,就把这件事很快遗忘。两周后的晚上9点多钟,他打电话叫我到办公室后,递给我一叠资料,让我再仔细看看并研究一下。我翻开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我整理过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有些资料是我没有见到的,每份资料上面已有用红笔构出的重点,有些地方已做批注,如再核算一些、这个思路是否可以借鉴等。主任常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工作要做在平时,没有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习惯,如何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我说的这位主任就是我的导师,也是我的学科带头人黄庆学院士。工作15年来,我一直在黄院士团队工作成长,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果,是和黄院士对我及团队成员的悉心呵护,精心培养和放手锻炼分不开的。黄院士常说,我们的团队都是有用之才,要让人尽其才,而且不让一个年轻人掉队。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把重要的担子大胆放手给年轻人却自己承担风险责任。在生活的方法面面同样给与团队成员无私的关怀。就是这样一次次难得的机会,才使得我和团队成员成长为科研战线的中坚力量。

  古语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们是在这样的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下成长的,自然,我们也会把这种充分的信任、无言的关爱、无私的帮助、严格的要求、耐心的培养等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师范来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攀登高峰的魄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助互爱的品质,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和挑战困难的精神!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每个环节和细节中!因此,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凡是有工程项目,我都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锻炼机会,虽然有风险,但是却实践出真知。记得我的2011届的一名研究生谢仕鸿,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跟我攻关电液压下矫直机,我把他带到生产现场,给他制定了理论知识创新点和实践工作计划。由于现场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他提出了返校。我以我们的经历鼓励他,给他讲述了我当年在投标的路上摔断尾骨还要坚持工作,讲述我们团队连续工作三十个小时未合眼等故事来勉励他。最终,他坚持完成了矫直机的研发和加工制作与调试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更主要的培养了艰苦奋斗的品质。在找工作时,直接被中冶南方录用,中冶南方是国内冶金装备首屈一指的企业,招聘毕业生也只针对重点院校,他是当年唯一的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分公司机械设计部门负责人。

  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的冶金装备领域研发设计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的冶金装备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的冶金装备领域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在各级领导和学校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未来的路更长,任务更加具有挑战性。 

  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有迎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信念和格局,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奋斗中做榜样,在实践中搭平台,潜心研究,以身示范,既要做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在推动我省的科研事业和两转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又要在立德树人伟大事业中甘为人梯,恪守师道,不负时代! 

  谢谢!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山西省教育厅 晋ICP备12000773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南段129号山西焦煤双创基地B座19-21层  电话:0351-3046014   网站维护:山西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