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充分利用文体资源创建馆校共育平台 助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日期:2022-09-14

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利用文体资源,创建馆校共育平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校外实践活动质量和水平从馆校合作课程内容形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补充和完善了校内学习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临汾市按照中小学各学段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书香校园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教育、安全科普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文明意识教育等“八个主题”,以博物馆、图书馆为龙头,积极调动和发挥临汾市城市变迁记忆馆、国防信创基地、规划展览馆、临汾烈士陵园、气象观测站、清控创新基地、农业生产基地(休闲农业示范点)、文化馆、射击运动中心、消防科普教育场馆、气象科普馆等丰富资源优势,全面推行课后校外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市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文化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了校内外相结合,“阅历史、读好书、重实践的浓厚氛围

一、走出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五育并举”要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临汾市在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依托市区内各场馆,通过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阵地建设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纸质资料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各场馆,开展了专题讲座、主题展览、图书推荐、读书分享、文物博览、VR体验、阅读“五进”、知识竞赛、读者征文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一是组织开展了特色活动。市图书馆打造了悦读沙龙、绘本故事会、临萌苑、临图讲坛、心灵成长特色读者活动、机器人编程普及等品牌特色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中小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2022年,市图书馆针对少年儿童和中小学生,共开展了各种活动近70场,活动直接参与读者近2万人次,内容涵盖节日节气、非遗文化、爱护动植物、营养美食、红色故事、亲子关系、心灵成长等。二是组织开展了研学教育。市博物馆制订精品实践教育研学路线,开设数字化教育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最早中国》互动课堂市博物馆还与临汾各学校联合组织开展了针对中小学生的主题活动,精心策划教育活动计划,安排专业讲解员讲解展厅文化,充分发挥公众教育的阵地作用;针对爱好历史文化的学生群体,邀请专家老师进行了讲座活动,发挥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职能。

二、引进来,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

临汾市把“双减”工作和本地特色资源充分结合,将临汾的资源优势引入到课后服务工作当中。一是在市区学校设立图书分馆。2022年,推动市图书馆先后在临汾第一中学、特殊教育学校、五一路学校、汾河学校等学校设立直属分馆。截至目前,共建成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分馆10个,配送图书6.6万册。学校直属分馆的建设,本着“友好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启了搭建平台促合作、深度融合谋发展的“图书馆+”阅读新模式,在学校与图书馆之间搭建桥梁,加强馆校联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助力学校“双减”政策落地。二是研究设立个性化教学。市博物馆市教育局联合进行实验课程研究探索,针对小学生设置课程,结合临汾博物馆现有资源,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和“第二课堂”教育,将临汾历史知识与学校日常教学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对史前文明有初步的认识,感悟临汾地区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传承。三是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博物馆还设置全新的馆校合作课程新开设临汾名人、临汾非遗、临汾历史沿革板块。与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新一轮馆校合作加快博物馆的资源课程化,使广大的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提升文化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创基地,深化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

临汾市组织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图书馆联合开展了“文化筑梦”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暑假期间,为充实青少年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创建了临汾图书馆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图小爱”,组织开展了“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诵读经典好少年”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经过招募、面试、培训等层层选拔,共招募青少年志愿者643人,培育志愿者为入馆读者提供讲解、咨询、导读、秩序维护、文献整理、新书推荐、设备巡检等服务。身穿红马甲的小志愿者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服务读者、阅读推广、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市图书馆增添了一抹绚烂色彩。市博物馆也在社会教育工作中引入“志愿者”形式,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领域。博物馆还组建了一支活泼向上、热爱公益事业、甘于奉献的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热忱真挚的情感担当起社会服务,承担着义务讲解、展厅疏导、问卷调查、组织公益活动等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学生志愿者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强实效,赋予校外实践活动新形式

一是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充分发挥市图书馆作为山西省“法治教育基地”,临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临汾市积极组织市图书馆、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开展了“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知行结合的教育方式,提升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拓展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实现了“线上+线下”教育融合。践行博物馆的社会科普教育职能和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开展非遗体验(平阳木板体验,皮影戏体验),让中小学生多角度、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三是丰富了学校课后实践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引入图书馆、博物馆外符合条件的非学科类第三方机构等校外资源,联合提供服务,丰富了学生课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山西省教育厅 晋ICP备12000773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南段129号山西焦煤双创基地B座19-21层  电话:0351-3046014   网站维护: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